曾光安就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发展趋势,新技术和挑战,以及柳工国际化案例进行分享,幽默风趣、深入浅出地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生动的全球企业管理学盛宴。
采用成熟可靠的电机驱动系统,安全高效带电量大的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,高温性能好、寿命长,有效解决了动力和续航这两项新能源产品的痛点问题,设备运行可靠稳定。为实现技术上的突破,我们在对工况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,组织科研人员进行技术攻关,确保产品既能满足大承载量,又能提高可靠性和出勤率。
现在,同力重工已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,同力重工创造的量定结合、专业打造、用心服务的商业模式,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全面最佳的运输解决方案,创新非公路运输施工工艺,探索最佳盈利模式,以实现客户利益最大化来提升企业价值。该产品具备哪些优势?杨建耀:同力重工TL885非公路宽体自卸车,将非公路宽体自卸车运距范围从500m~5km拓展到了500m~10km,拓展了宽体自卸车的应用场景,满足了大型矿山对运输设备的苛刻需求。TLE90系列纯电动非公路宽体自卸车是同力重工为加快矿山设备转型升级,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向安全、高效、低耗、减排方向迈进,依托同力工法并结合电驱、动力电池等技术而成功开发的产品,主要应用于露天煤矿剥采、水泥建材、砂石骨料矿山、金属矿山、水利工程、建筑工地等的物料运输。悬架系统采用了大轴径的免维护平衡悬架系统,在传动系统采用了双中间轴的单箱变速器和三层梁结构的车架系统,实现了高承载,整车装载质量达到了70t以上。该产品在重载下坡时实现能量回收,相比传统燃油车辆可节省燃油成本70%~95%。
二是运输效率高(高承载)。(来源:中国矿业报)。尤其是在中联重科成立20周年时研发下线了臂架长度为101米的泵车,创下全球最长臂架泵车的吉尼斯世界纪录,至今仍未被打破。
而在收购企业方面,更能把握最关键、最核心的企业价值。中国基金报记者:在发展工业互联网方面有哪些策略?詹纯新: 工业互联要在专注、专业、专家方面强化工业思维,基于工业制造的全流程、全产业链去运用互联技术,从底层往上,从产业端做起,从产品做起,从车间做起,以新技术叠加工业思维,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。他从骨子里热爱技术,勤奋钻研,每年都会研究出一两项新的科技成果,一路从助理工程师做到工程师、高级工程师、教授级高工,获得过十多项专利,填补过行业技术空白,曾担任国家科委奖励办的专家评委,1993年更被评为全国第二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。中国基金报记者:为什么把干混砂浆项目设为公司第三大业务板块?詹纯新:我们2014年收购了在德国有三十多年历史的m-tec,是全球最好的干混砂浆设备生产企业。
2020年12月31日,中联智慧产业城首开区第一台挖掘机下线。2008年10月,全球金融危机之下,政府出台4万亿刺激经济政策。
二是要稳健发展,不透支,不冒进,居安思危。为此,我们和德方企业一起研究,准备发展干混砂浆板块。CIFA 的品牌、全球化销售网络、技术工艺和服务体系等为中联重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,赢得了新的优势,对中联重科的研发、生产、采购和销售都带来了积极影响。做企业就像滚石上山,把一块石头推到山坡上,只要一松手,石头就会掉下来,因此,要以不松劲的精神去干事创业、完成使命。
中国基金报记者:请具体介绍中联智慧产业城。中国基金报记者:中联重科如何熨平周期。研究院依靠技术转让红火了几年,但科技人员热衷于短平快项目,高难度攻关课题无人问津,研究院科研后劲不足,最终难以适应市场环境而重陷困境,靠卖图纸的模式走到尽头。这导致有些法制观念淡薄、投机意识强的人员,将产品出售给那些没有经营能力和后续偿付能力的人群,这一普遍做法,也为全行业的发展埋下了隐患。
通过端对端模式,销售激励机制更加完善,业务信息科学、清晰。中国基金报记者:国内工程机械与国际顶级企业卡特彼勒、小松相比,有多大差距?詹纯新:我们要很清醒的认识到,跟国际顶级企业还有相当的差距,我们在技术水平上已处于并跑阶段,主要差距在渠道上、品牌上。
2020年中联重科年会,詹纯新拟定的主题词是千帆奋竞,这反映了他对中联重科的战略和雄心,他希望中联重科旗下不再只是工程机械一艘战舰,而是要打造一个联合舰队,千帆竞发,百舸争流。詹纯新:我们去年农业机械收入占公司全部营业收入的7%,今年比重会有提升。
而早在1985年,国家启动科技体制改革,研究院被列入第一批改制的国家级科研院所,应用型研究院事业费要削减2/3,但允许技术实行有偿转让。我们被打到地板上了,但我们一定要站起来,詹纯新说。中联重科的目标是,通过稳健经营,尽量熨平周期波动。踏准时代节拍前20年超速发展公司成立之初,詹纯新与同事一起,在一间200平米的小作坊里,靠着扳手、螺丝刀、锉床等简单的工具,开始了艰难的创业。很难想像,詹纯新至今仍在这个充满历史记忆的院子里奋斗。1992年,研究院领导换届,建设部的领导找詹纯新谈话,要提拔他当分管科研的副院长。
而在调整的五年里,说的最多的是攀登、攀登、再攀登,希望尽可能激励大家,提振信心。2020年,中联重科决定以干混砂浆设备技术为基础和原点,充分利用m-tec在干混设备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,强势进军干混砂浆材料领域。
当时,国家提出要搞科工贸一体化,为建机院指出了一条新路。相当于果树种得越多,果子结得越多,科研人员收益也越多。
2000年公司正式上市,募集了6个多亿资金,在刚刚崛起的工程机械行业,已经算是一笔大钱。我们未来的目标是做到2000万亩。
m-tec的技术水平在全球领先,很多配方只有用他们的设备才能做出来,我们决定用m-tec的配方,结合国内的材料重新设计,就可把中国的干混砂浆提高到全球领先水平。农业机械是工程机械的延伸,未来比工程机械的体量要大得多。之后,公司进入发展快车道,1994年利润达1300万,1995年利润超过3000万,1996年利润超过5000万元。我算是研究院的第三代,第一代有留苏的,在上世纪20年代出生,第二代大约在上世纪40年代出生。
用詹纯新自己的话来说,企业家精神是在实践中慢慢形成的,第一源于自己的热爱,第二是执着,第三是坚毅,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,必须要扛过去。这种发展趋势,决定了综合实力强的龙头企业在行业未来发展中会获得更多优势。
据环球时报报道,德国人在疫情期间,通过绿色建筑拉动德国经济,通过干混砂浆把住宅外墙改造成为具有隔热保温的效果,实现冬暖夏凉。譬如,收购德国m-tec、威尔伯特、拉贝等企业,这些企业的先进技术、渠道都有力促进了公司的发展。
四要则是要质量、要利润、要规模、要可持续。2014年,中联重科收购了有三十多年历史的德国企业m-tec,m-tec是全球干混砂浆的第一品牌,并拥有多种干混砂浆的配方。
中联重科在这五年推进端对端的数字化转型,完成了一次重大的商业转型。企业超乎想象地高速发展,随之也带来了资金难题。2014年以来,中联重科已经向市场推出300款智能化的4.0产品,目前,中联重科智能化新产品对市场销售的贡献超过90%。我们一开始只是给国内的砂浆企业卖设备,后来我们发现m-tec不只是做设备,还拥有很多砂浆的配方,从2020年起,我们决定不仅仅要卖设备,还要自己做砂浆。
当时委托理财很火,有同事提议,搞实业挣钱太慢,不如去试试委托理财。詹纯新表示,这种出乎意料的发展速度,一方面得益于公司对产品的精准定位以及优良的品质管控,工程师要下到一线市场调研,设计出真正满足客户真实需求的产品,逐渐替代进口。
现在特种砂浆材料的市场需求是1亿吨,十四五期间将达到8亿吨,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。当时各部委还能分到上市指标,詹纯新跑了很多趟北京,一遍遍跟领导讲上市融资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,讲公司蒸蒸日上的市场前景,终于在最后时刻得到了上级领导支持,1997年拿到建设部最后一个上市指标。
中国基金报记者:请分享你的企业经营心得?詹纯新:第一,要用互联网的思维做企业;第二,要以地球村的思维做海外市场;第三是要用极致思维做产品,要做到四个极致:技术、质量、成本、服务做到极致。特别是CIFA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,通过双方融合创新,被大量运用到中联重科泵车产品上。